第05版:理论

新质生产力下出版业未来前景

本文字数:1671

  肖娜

  新质生产力,要义为“新”,核心为“质”,从打破量的堆砌到进入质的飞跃。对于出版业而言,欲实现质变,同样需要革故鼎新、转变思维、内在突破,从内而外激发创新活力,在世界产业革命新一轮升级巨变中抢到新机、走出新路、构建新局,以体系性变革拉动出版业向世界先进层级迈进。

  一是以变为径,以质为本。新质生产力下,出版业必须变起来,以变为途径,达到质变的终点和本然。首先,“内容为王”为亘古真理,出版业要以质取胜,出版内容就要迎合时代、与时俱进,多出“吹动时代号角、引领时代风貌”的出版精品和出版工程,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野和高度创造性转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中国气魄,使出版内容走实又出新。其次,出版物样式的求变,新质生产力下技术赋能非常重要,出版材料、工艺、技法、外观上都可以大胆突破出版物的原有样貌,将读者的观感、触感、听感、嗅感、味感聚合起来,多角度感受“出版物灵魂之韵与外表之魅”。

  二是技术突破带来新感知。新质生产力是科技要素的激活和激变,需要开发前沿技术,驱动出版业新业态产生,尤其当前已进入出版数字化阶段,更需要技术的加持。大数据、云计算、VR技术、人工智能等推动出版业向人类期待的境况进发,改变人们对出版物的原有认知。文字+声音+图像+立体影像等综合运用,出版物可以让读者升华感知,打破原有阅读体验、购买体验、创作体验,在现实与虚拟技术融合中人与产品互动互融,进入主客体消弭的感知中。新技术的发展,必将对出版业的生产、销售、阅读、推广、传播及至版权保护等全链条带来新一轮巨变。

  三是理念升华助推技术飞跃。人类的理念走多远,技术往往走多远。技术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生发出新的理念。思维的活跃和理念认知的高度决定技术的螺旋式上升,技术变革反过来又推动人类思维向更高层次飞跃,人类认知和理念的探索让新技术成为可能。新质生产力赋予出版物智能化,出版物不再只是为人类提供文化知识服务的客体,而是与人和谐共处的充满智性、悟性、感性的生命体,对话式、交互式、嵌入式、协同式、共享式相处的理念让人与出版文化产品形成共生、共赢、共融的局面。

  四是营销格局之变。数字出版态势还会引发出版营销格局发生系列变化。首先是营销阵营的联合、组合,新技术使营销平台、出版商趋于合作与聚合,超大的数字平台汇聚容纳世界性的出版产品,出版业向大矩阵、大平台发展,也促使中国出版业进一步走向世界。其次是营销介质的多元化,多矩阵媒体在推介出版产品中的宣传营销作用会在技术赋能下更加强大,以产品竞争为轴心的辐射传播网络也更加多元,让出版产品更快捷、多角度投放到大众视野中。

  五是出版人才培养开启变革之路。创新作为驱动力,而人才是创新的资源,教育则是人才的依托,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突破皆依托于人才资源,适应出版业未来需求的人才培养无疑要适应时代需求,改变培养模式。未来新型出版人才应该具备广博的文化视野、建构新知识的组合能力、新技术研发创意与操作能力,凸显应用型和研发型人才特质,创新与实践素养兼备,能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变化和具有持续性开拓进取能力。新型出版人才培养需要打破产业边界,将出版人才培养放置于相关产业链条的实践和生产环节中、将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战略对接起来、人才配置与出版产业的各链条对应,人才、教育、技术、产业才能实现有效衔接、合理布局。

  世界已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21世纪将是人类向新技术不断飞跃的时代,技术创新决定着国家和人类命运的作用从未如此之强烈。生产力的一次次变革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引领人类战胜困境,并决定着人类与未来世界的走向。对我国而言,新质生产力所牵引的技术创新是我国建立国际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利刃,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每个产业都将在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浪潮中获益,从而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用好新技术利剑,在砥砺前中行,人类文化的进步和前路充满光明。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本文为2024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项目(2024GXJK256)、肇庆学院2024年度教育评价体制机制改革项目(JYPJ202406)的研究成果。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重庆科技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地址 :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新闻热线 : 023-63658858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重庆科技报微博
重庆科技报公众号
重庆科技报理论 05新质生产力下出版业未来前景 肖娜2024-10-15 2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