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巴渝文学

阅读丰富人生

本文字数:1352

  □游宏 

  自从我记事起,便十分喜欢听长辈们摆龙门阵,从中我听到了好多稀奇古怪的人和事,增长了幼年的我似懂非懂的见识。小时候每到晚上临睡时,我总要缠着妈妈讲故事。每晚都是伴着妈妈喃喃的诸如“女娲补天”“秋翁遇仙记”之类的神话故事渐入梦乡。后来上了小学,随着识字的逐渐增多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渐渐开始自主阅读文学和自然科学作品。

  当年我就读的小学虽然是家乡的一所乡村小学,但诸如手风琴、三大球(篮球、排球、足球)、爬杆等文体设备一应俱全。歌咏赛、运动会、踏青郊游等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无一缺位。毫不夸张地说,那两年我就读的那所乡村小学图书室的藏书,在当时的我看来那真是堆积如山,林林总总,应有尽有。学校图书室的图书是允许师生自由借阅的,只需要本人到图书室管理员老师那里去登记一下姓名和班级,办一个借书证,便可以借阅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在规定的借阅时间内阅读完毕归还,又可以再借阅下一本图书,以此类推。

  便利的阅读条件,为我的阅读爱好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生涯中后期,我几乎是每天一有时间就抱着书本啃,几近痴迷。我的家距离我就读的小学2公里左右的路程,在上学或放学路上,我必定抱着书本旁若无人般边走边看,颇有些“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的意趣。

  记得我当年最喜欢借阅战斗类和英雄人物类书籍。个人阅读的偏好同那时所处的时代氛围和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我记得小学时期阅读的代表性书籍有《四渡赤水》《野火春风斗古城》《儿童团文物的故事》《两支驳壳枪的故事》《火红的年代》《金光大道》《夺印》以及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激战无名川》《英雄儿女》《奇袭白虎团》等,还有《水浒传》《杨家将》《唐诗宋词》之类的古典小说和纯文学读本。阅读使小小年纪的我了解到新中国成立的不易和战争的残酷,以及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和文学作品美妙而生动的艺术性,因为艺术天然的吸引力让我对阅读欲罢不能。

  小学阶段的阅读虽说乐此不疲,但毕竟学识水平相当有限,理解也仅限于肤浅的层面,甚至有好多字都认成别字,自己却浑然不知。比如“糟糕”的“糕”字,我也很久都念成“焦”而变成“糟焦”。还有“皋”念成“些”、“佘”念成“余”等不一而足,名副其实的别字先生。当然,称别字学生更恰当一点。有时,同学们讨论或争论某些文学作品的人物或内容时,脱口而出的别字,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而把自己搞成大红脸,尴尬之极。不过,这也让自己长了记性,记住了某些字的正确念法,现在想起这种事来还觉得十分滑稽好笑。但是,我阅读的兴趣丝毫未因此而受任何影响。

  到了初中、高中阶段,阅读不只是兴趣,更是学习的需要;不仅在阅读面上扩展,更向阅读纵深触及。诸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四大名著;《鲁迅文集》《茅盾文集》《艾青诗选》《家》《春》《秋》等大家著作;以及《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战争与和平》《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外国文学作品。中学阶段的阅读既拓展了我的文学视野,又丰富了我的文学知识,知道了很多如雷贯耳的大家,如曹雪芹、鲁迅、茅盾、巴金、托尔斯泰、奥斯持洛夫斯基等。如果说我后来还能写一点文学作品的话,同中学阶段阅读量打下的基础是密不可分的。正所谓“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厚积薄发正是这个道理。

  阅读丰富了我的人生,使我进步,行稳致远。

  (作者系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重庆科技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地址 :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新闻热线 : 023-63658858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重庆科技报微博
重庆科技报公众号
重庆科技报巴渝文学 08阅读丰富人生 游宏2024-08-06 2 2024年08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