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

系统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

本文字数:1596

  刘晓歌 孟小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协同育人价值。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的系统性内涵

  在系统观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的系统性内涵。一方面,系统育人目标和任务的同向性。思政课程以“立德”为核心,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代新人;课程思政以“树人”为核心,旨在培养具有专业本领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从育人目标来看,二者都以培育建设社会主义有用人才为目的。另一方面,系统育人功能和方向的耦合性。思政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其内在要求。与此同时,课程思政包含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能够将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通过专业的知识学习融入学生的教育过程中。

  二、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困境分析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难以一蹴而就,其目前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困境。首先,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一方面,缺少相应的顶层设计,学校有关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另一方面,协同育人考核评价体制不完善,各行为主体间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其次,课程建设“主战场”分裂。第一,部分高校思政课程局限于原有的教育资源,未能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时政热点有机融合。第二,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完善,存在将思政教育内容简单地、机械地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现象。第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子系统各自为政,极大地削弱了协同育人的共振效应。最后,教师队伍“主力军”羸弱。部分教师存在认知偏差,将共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引领任务视作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并且大多数教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知识储备和整合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三、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优化路径

  基于系统观的整体性原则,推进体系化改革。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我们以全面的、辩证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和解决问题,拒绝绝对分解的思维方式。然而,当前高校协同育人管理机制缺乏整体性,各部门间协调不力。基于此,全国各高校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路线图”,明确“任务书”,列出“时间表”。具体而言:一是党委主抓,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党委统筹、教育部门协助、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建立健全多元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

  基于系统观的结构性原则,促进课程共融互促。一是将党的最新理论与课程教学体系有机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针对各学科专业、各类学生特点,更新课程知识体系,推进协同育人内容体系创新发展。二是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各专业课教师应立足学科特色,有效融合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在将思政元素运用于教学的过程中时,要注意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避免机械套用。三是要在系统观的指引下加强各类课程之间的相互交流。思政课堂与专业课堂互联互通,才能真正实现引渠水入学生心田,达到同频共振的育人效果。

  基于系统观的协同性原则,发挥教师序参量作用。教师作为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因素,是协同育人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序参量。然而,这个序参量促使系统有序状态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其内部要素的相互协调。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课程思政意识贯穿于教师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培育具有道德情操、扎实学识的教师队伍。尤其要注重提升专业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使其充分发掘并有机结合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一言概之,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要打好“组合拳”,共同肩负起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

  作者刘晓歌系鲁东大学硕士在读生,作者孟小慧系鲁东大学硕士在读生。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重庆科技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地址 :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新闻热线 : 023-63658858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重庆科技报微博
重庆科技报公众号
重庆科技报理论 06系统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 刘晓歌 孟小慧2024-08-01 2 2024年08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