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作为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中心城区的青羊,如何推进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敏捷治理、科学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羊给出的答案是:聚焦智慧赋能,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深化“党建引领、双线融合”治理机制,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让居民生活更便利。
聚焦智慧赋能
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离宽窄巷子只有一街之隔的西胜街,日常静谧而幽静,时而会传来少城小学孩子们琅琅读书声。家住少城街道西胜街7号少城雅居的樊大爷在这里居住的体验感越来越好了,“小区前段时间进行了老旧院落的更新,最近又装上了‘智慧系统’,住起来还是安逸。”
樊大爷说的“智慧系统”,即将投入使用,除了安装门禁外,在部分上了年纪的居民家中还安装了智能水表、烟感、燃气报警和一键报警等物联网感知设备。有了这些设备,要是燃气泄漏了,会第一时间把信息传到家人和社区工作人员手中,还能通过智能水表和大门监控关注老年人的情况。
樊大爷并不知道,这样的变化背后还有着许多“小秘密”,一个精准运转的“城市大脑”正在形成中,这是青羊区加快推进智慧青羊建设、构建智慧青羊城市生命体、推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创新,促进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成果之一。
少城雅居的智慧小区应用场景只是青羊区“N”个智慧应用场景的一个切面,青羊围绕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经济运行,聚焦重点领域,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构建了N个智慧运用场景。
在青羊区西华门4号楼,“智慧青羊”的核心中枢正在运转着。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这个运行平台融合了道路交通、城市地图、城市管理、数字孪生、媒体信息等多部门多业务功能,接入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文博旅游、养老助残等区内46套政务系统。“智慧青羊”还将按照智慧蓉城建设的统一要求,升级算力和存储能力,构建起庞大而精密的智慧青羊城市生命体,促进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这张“看不见的网”,让每一位城市居民都能感知生活的美好和城市的温度。
为了让城市运转更智慧,让居民生活更便利,青羊区制定了智慧青羊建设明确的目标、时间表和任务书。
据悉,智慧青羊的建设是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的突出问题出发,聚焦“高效处置一件事”,系统构建区、街道两级城运平台,向上联通市级城运平台,对接各行业业务系统,畅通指挥体系,打造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管理同步、政府社会协同的智慧青羊应用中枢、指挥平台和赋能载体,向下延伸至社区、网格,形成“态势全面感知、风险监测预警、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协调、行动人机协同”的工作闭环,实现城市运行从事后统计向事前预测、从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从九龙治水向整体智治转变,提升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敏捷治理、科学治理水平。
在时间节点上,今年12月底前,推动公共安全、公共管理等领域形成一批高效协同、务实管用的智慧应用场景,切实提升敏捷治理、科学治理水平;2023年12月底前,夯实智慧青羊城市底座,汇聚政务数据资源,挖掘数据价值,结合实战应用持续推进智慧应用场景建设,形成青羊“城市大脑”,满足综合研判、决策分析、指挥调度需要,促进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未来,有这样一个精准运转的“城市大脑”,可以随时感知城市的变化,自动发现预警安全隐患,实时提供道路车流变化信息,提前预判道路拥堵状况,提前规划学校学位、医院床位……无论是城市管理的痛点堵点,还是日常生活的现实需要,它总能提前想到,提前解决,那么百姓的幸福点滴将会越来越多,生活体验将越来越好。
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
在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后,青羊区提出了深化“党建引领、双线融合”治理机制,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如果给社区植入“智慧因子”,生活将会怎样?在青羊,智慧社区已经变成了现实。
只用拨动一下手指,点点手机屏幕,就能报名参与社区活动,预约社区空间;不用跑路,就能在线上咨询并办理多项社区民生事务,获得各类社区服务……今年3月,“乐享同德”人联网新型智慧社区正式上线,聚焦社会服务,创新性将智慧应用融入“服务、文化、生态、空间、产业、共治”六大场景,形成立体多维智慧治理场景。
“我最近想了解学区划片的事宜,就在‘智慧小事通’里教育服务板块了解了划片、入学要求等信息,很方便,不用跑路。”近日,在辖区居住的耿先生就通过“乐享同德”平台,一键了解子女就学问题。这个集数字家园、智慧服务、幸福社群于一体的智慧治理社区,让居民在场景中一下就找到居住院落所在;通过“社区直播间”看一场文艺活动、听一堂公益讲座;一键办事流程,在多元、便捷、高效的城市社区焕新美好智慧社区生活新主张。
“乐享同德”智慧社区是青羊区探索智慧治理新场景的有力探索,也是其中一个缩影。“这个工地上裸土未进行覆盖、这个工地摄像头因喷淋水雾导致画面模糊,我们就在监控天网上截图或者语音喊话要求整改。”青羊区住建交局质安科工作人员毛洪开正通过“智慧工地平台”监管工地安全施工情况。通过在各个工地现场装“鹰眼”,在该平台能清晰地看到工地施工现场、塔吊作业、围挡区、物料堆放区等重点区,还可缩放大小,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全区上百个工地。该智慧监管平台也运用到运渣车监控、扬尘监控等,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智慧社区建设是一项涵盖面极广的系统工程,涉及安全、治理、服务、发展、党建等方方面面。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通过走访、座谈、征求建议等形式,充分调研民情民意,不断提高智慧社区建设的科学性、前瞻性,确保智慧社区建设契合基层需求。同时,积极推动社区、网格、小区落图,推动人、事、地、物、情、组织六大类数据汇聚,为智慧社区建设夯实数字基础。
今年,青羊区将完成6个典型示范场景、1个重点应用场景和1个特色应用场景的打造,破解智慧社区建设中的痛点难点,为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基层基础。
足不出户逛小游园、一条微信就可享受上门服务、下楼就可健身娱乐……这样的生活场景,是同瑞社区居民们的“日常”,也是青羊区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扎实推进社区生活性服务建设的缩影。
近年来,青羊区聚焦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深化“双线融合”机制,加快打造美好生活宜居场景,开辟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自治、居民善治新局面。下一步,青羊还将持续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完善党建引领的社区发展治理与社会综合治理“双线融合”机制,纵深推进“网格+”融合模式,创新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化渠道,推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推动政府服务平台、社区感知设施、家庭终端相连通,发展社区商业,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陈静 黄成薇 报道 闫青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