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下午3点25分,在青羊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门口,往日里排长队等待接娃娃的场景已经消失。此刻校园里,100多名特殊儿童正在享受免费的集体课、小组课和“一对一”个训课等不同形式的课后服务。
今年六一儿童节,青羊特校的孩子收到了一份“大礼包”,青羊区率先在全市扩大“双减”政策覆盖面,每年从财政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为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266名在校学生及随班就读131名学生提供免费课后服务和周末托管服务。消息发布的第一时间,便有100多名学生家长向学校提交了《课后服务申请表》。
2小时的“微光”
青羊特校9年级学生薛泽贵就是这个政策礼包的受益者之一。
“6月6日青羊特校开展免费课后服务和周末托管服务以后,家长有事如果想先接孩子回家,孩子都不乐意,宁愿呆在学校享受课后服务。”薛泽贵的妈妈陈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在2岁时被确诊患上自闭症,所有同龄的孩子都处在对父母强烈的依恋中时,小贵却一直是一副毫无感情、缄默异常的模样。后来陈女士才知道,这是自闭症孩子的典型症状。“从最初的崩溃和恐慌,到后来慢慢地学会接受,攒足勇气去面对,我们经历了一场艰难的心路历程。”陈女士告诉记者,“只有当我们自己接受了孩子的‘特殊’,旁人才会接受孩子的‘普通’。”
“可能我们这样的父母,时不时就需要去找一些微光才能不让自己倒下,而课后服务和周末托管的这几个小时,就是我作为家长的微光。”陈女士坦言,自从孩子被确诊自闭症后,自己就成了全职妈妈,每天24小时都要陪伴着娃娃,而这种比较特别的娃娃,妈妈带久了,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精神压力,会变得不耐烦。“有时候孩子不听话,你说啥他都不理你的时候,自己会控制不住脾气朝他大吼,但每次发完脾气又特别的后悔。有了课后服务,将孩子的放学时间从3点15分延长到了5点半,这给了我很大的喘息空间。”陈女士说她会利用这个时间玩玩手机,追追剧,放松下心情,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自闭儿童学会自律
“有规则意识,听指令,配合,爱干净整洁,这是学校的老师给薛泽贵的评价。”青羊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卞蓉回想到,第一次见到小贵的时候,他封闭自己,不愿意交流,来学校进行康复课程后,小贵越来越自律,也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来讲,免费的课后服务和周末托管服务给到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教育康复支持,是特别好的一件事。”卞蓉表示,学校充分整合校内平台、场所、设备等资源,结合教师专业特长,量身定制了集体课、小组课和“一对一”个训课等不同形式的课后服务,开设了运动康复、感统训练、绘画手工、球类运动等寓教于乐的康复优能课程,充分满足了特殊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在学校的帮助下,孩子学会了唱歌和模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特长,但让我更开心的是,他还学会了做家务,这段时间回家他都会主动帮我扫地拖地,我感到很欣慰。”陈女士告诉记者,以前在课后,家长会给孩子选择一些康复机构继续让孩子进行康复训练,但效果不是很理想。现在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对孩子来说,相较于校外的机构,孩子对教学环境、对老师更熟悉,更有利于孩子的康复训练。而对家长来说,效果变得更好了,而且更省事了。
记者了解到,该政策将逐步面向所有特殊需要学生推广覆盖,完善儿童友好成长空间,推进有温度的公平教育。
(袁兴艺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