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谭 燕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态呈现。梁平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5项国家级、26项市级、124项区级非遗项目。从精湛技艺到舌尖美味,从节庆民俗到戏剧舞蹈,非遗构成了梁平儿女共同的乡愁记忆,更彰显出梁平文化的非凡魅力。
文脉千年,物载华章。如何保护和传承好非遗,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梁平正努力交出自己的答卷,立足“见人、见物、见生活”,让非遗更好地“传”下去、“活”起来。
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近年来,梁平深入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和传承,持续加强国家、市、区三级名录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机构+专家+责任保护单位+传承人+社会力量”五位一体非遗保护机制,不断培育和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
梁平木版年画传承人徐家辉、全昌明、谭述华,梁山灯戏传承人陈德惠、谢红军,梁平竹帘传承人牟秉衡……目前,梁平共有各级各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38名,他们身负各式绝活,在城市、乡间心无旁骛、坚守匠心,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传授技艺、推陈出新,让一项项梁平非遗在时代的长河中,更加璀璨夺目。
区实验小学建成全国首个儿童年画展览馆、泰和小学编排梁山灯戏少儿广播体操、来宝小学把梁平癞子锣鼓纳入音乐教学,还有礼让初中的礼让草把龙、蟠龙小学的梁平抬儿调、新盛小学的梁平狮舞、双桂初中的梁平蓝印花布……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将非遗编入教材、融入课堂、引入延时服务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授技艺、举行展演、开办展览等,培养学生非遗爱好者万余名,不断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举办非遗传承人研培(习)班,与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国内外各类交流学习活动……在提升传承人技能的同时,“走出去”让更多人了解、爱上梁平非遗。
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10个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3个传承实验基地、1个非遗保护传承体验基地,在景区、民宿设置非遗展示体验区,常态化开展驻场演出,以及开设非遗传承兴趣班120余期,线上线下惠及5万余人次。
新时代,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使命。梁平积极探索“非遗+”发展模式,找到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契合消费者的审美,适应市场需求,推动非遗生活化、产业化和时尚化,让非遗保持崭新而持久的生命力。
在“非遗+文创”上,对传统文化和技艺进行“再挖掘”“再创作”,结合时下流行的主题内容、呈现方式,融入非遗元素、符号、故事等,同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非遗传承人等合作,设计开发了梁平竹帘扇、非遗绒花手工饰品、竹编提篮、木版年画茶杯、梁平草把龙摆件、丝绸书籍等文创产品30余种,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游客可感受、可体验的旅游产品。
在“非遗+产业”上,以文化为根基,传承手艺、开拓创新,促进产业增效、群众增收。如市级非遗礼让豆筋,在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从传统手工制作到智能化全自动生产、电商平台销售,让豆筋卖向全国、走向世界;又如市级非遗梁平张鸭子,在四代人的坚守创新下,从路边摊到餐饮店再到工厂化,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年产值超亿元。
在“非遗+节会”上,将非遗展演、非遗体验等融入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等品牌节会活动中,在各类文旅活动现场展示、展销非遗作品及文创产品,开展“非遗购物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助力梁平文旅融合发展。
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更是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如今,梁平的非遗正在梁平人的世代相传中,在一方水土的浸润中不断传承、生长。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