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张晓庆 图/本报记者 周子涵
连日来,我区冷空气频繁“输出”,骤降的气温不仅带来寒冷,也掀起一股“暖经济”热潮。御寒配饰、保暖衣物、取暖电器等商品迎来销售旺季,不少市民开启“买买买”模式,攒足“底气”迎战寒潮。
在重百梁平商场,款式新颖、保暖性能好的羽绒服、厚棉衣、羽绒被、电热毯等保暖服饰和床上用品,成为卖场的热销产品。在帝豪时代城商圈的各类百货商店,手套、围巾、暖手袋等御寒配饰琳琅满目,成为店内的消费“顶流”。在各大电器卖场,商家们纷纷开设“暖冬家电”“暖冬好物”等家电专区,兼具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的取暖电器,广受消费者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电器商家抓住“暖经济”风口,不断顺应消费者需求,推动产品更加多元化,并结合政府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推出叠加优惠活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除此之外,“暖经济”的触角还延伸至美食行业,让“暖食”暖心暖胃又应景。气温走低后,不少市民选择吃一顿热气腾腾的麻辣火锅,用温暖抵御冬日寒冷;和三两好友一起围炉煮茶,在茶水咕嘟咕嘟的沸腾声中谈天说地;吃着烤红薯、糖炒栗子等街头美食,享受冬日美食带来的治愈瞬间。
寒风呼啸而来,吹旺了“暖经济”,升腾了人间“烟火气”,为家电、服装、餐饮等行业赢得新的增长点。不断升温的“暖”,为消费市场带来更多的“热”,释放出更多的消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