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专刊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四个着力点

本文字数:1975

  □万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产业融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二者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政府、企业与社会应形成协同创新的机制,从以下四个方面共同发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

  完善政策链条体系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政府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制定前瞻性的政策,政府可以引导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创新环境。一是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对具有战略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二是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创新激励体系,激发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创新者的合法权益。政府应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四是培养鼓励创新、容忍失败、从失败中学习的文化氛围。通过媒体宣传和社会活动,弘扬创新精神,树立创新榜样,激发全民创新热情。鼓励公众参与创新活动,如创新大赛、科技展览、创客活动等,形成全民创新的良好氛围。

  聚焦科技创新驱动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产业融合的推动者。企业要积极探索跨界合作,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推动产业升级。一是紧跟科技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应注重对前沿科技的关注和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设立内部研发中心或实验室,推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二是加强技术攻关,推动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产品,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不断推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三是积极探索跨界合作,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创新网络,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四是注重国际科技合作,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走出去”,为全球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提升科技中介服务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中介机构是连接科研与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重要桥梁。要充分发挥科技中介组织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中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完善的技术转移与资源整合机制。建设公共科技信息平台,整合创新资源,提供精准化、智能化的服务,推动科技要素高效汇聚和流通。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包括技术转移机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金融机构等,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网络。二是提供政策指导与参与标准制定。及时传达政府政策,提供政策解读和实施指导,帮助企业用好政策红利。组织和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技术标准的统一和规范化,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是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科技中介机构应专注于为特定优势领域提供专业化服务,并积极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新模式和新产业,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加强科技服务的专业性和动态性,通过校企联合、产教融合培育技术经纪人等高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人才。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技中介机构的国际化进程,支持机构积极开拓国际业务,吸引国外知名中介机构进入我国开展业务,鼓励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创办科技中介机构。

  优化人才培养生态

  构筑科创人才高地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要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必须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高等教育阶段,鼓励高校开设与前沿科技相关的课程和专业,加强跨学科培养,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培养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要根据市场和产业的需求,优化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实用性。三是绘制产业人才图谱,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政策,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通过数据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绘制地图,构建全面、动态、智能的人才图谱,提供定制化的人才发现,实现人才与产业的精准对接,通过个性化的激励政策,吸引国内外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投身科技创新事业。四是构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各类人才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会。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和趋势分析。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策略。营造包容、开放、支持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

  作者为重庆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重庆科技大学教授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重庆科技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地址 :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新闻热线 : 023-63658858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重庆科技报微博
重庆科技报公众号
重庆科技报理论专刊 04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四个着力点 万玺2024-08-06 2 2024年08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