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布局实施了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数字重庆建设重点能力总体形成。2024年,将加快推动数字重庆建设面上突破,做好“一件事”场景谋划,推出100个以上便民利企服务应用。
2024重庆两会期间,上游新闻对话区县主要负责人,推出《数字重庆“赛马记”》,讲述数字化为发展赋能、为服务提质、为治理增效的生动故事。重庆市人大代表、沙坪坝区委书记唐小平就如何为数字重庆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接受了采访。
数字重庆建设,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关键变量,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性抓手。
自数字重庆建设大会吹响“冲锋号”以来,重庆各地围绕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撸起袖子加油干”。沙坪坝区如何为数字重庆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1月21日,市人大代表、沙坪坝区委书记唐小平接受上游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年来,沙坪坝区认真落实数字重庆建设工作要求,强化改革思维,突出系统重塑,以数字化赋能现代化新沙坪坝建设,在数字重庆建设中加快形成更多具有沙坪坝辨识度的引领性标志性成果。
聚焦最不托底的领域
打造更多实战实效成果
“安全管理是一门系统科学,要做到问题能看见、信息能触发、处置能见底。”唐小平说,要实现安全监管传统治理模式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就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将安全监管末端延伸到企业、到点位,全面提升基层、企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去年11月的一天,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屏幕弹出企业事故风险一级预警:“井口街道丰东热处理工程公司液氨罐区有毒氨气泄漏,请立即处置!”中心第一时间按流程自动派发,部门街道协同联动快速处置,从应用发出预警到现场处置结束,27分钟结束战斗,快速消除事故风险。
嘉陵江磁器口段是每年防汛的重点区域,沙坪坝区聚焦统筹协调、监测预警、应急响应、转移疏散、灾后安置等关键环节,探索构建了实时汛情“一屏掌控”、预警信息“一键智达”、转移避险“一图通览”、救援处置“一线调度”、安置重建“一站服务”的防汛决策指挥系统,系统联通全流域2780余个自动气象站、30个水文站等大数据资源,动态提取雨量、水位、涝情、实时视频监控、实时交通路况等41类数据,系统生成22个镇街和应急、住建、城管等14个行业系统“个性化”预案49个,进一步健全全区防汛应急预案体系。此典型案例入选中国气象局2023优秀管理创新工作案例并纳入国际培训。
“以数字赋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用数字监督,让服务变现。”唐小平说。沙坪坝区在全市首创单设政务服务纪检监察组,率先上线营商环境智慧监管平台,聚焦损害营商环境高频、高危、高专“三高”事项282项,创建风险模型31个,设置预警规则119个,形成“线上督办——线下处置——限时反馈”监督闭环机制,实现“来件即触网、触网即留痕、留痕可监管”。去年累计使用1.93万人次,接收群众反馈意见39条均已整改。
发展数字经济
数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要以数字化变革为产业发展赋能,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唐小平说,沙坪坝区坚持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去年聚焦汽车软件、工业软件、信创软件、平台软件、软件人才等赛道,盘活利用重庆师范大学老校区内的闲置楼宇,打造拾光格·数字软件园,带动全区新增达梦数据、千寻位置等软信企业897家,新增从业人员8523人。
“大力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满天星’计划,软信产业力争在2024年再翻一番,超过100亿元。”唐小平表示,今年全区将继续新增软信企业800家以上、升规企业5家以上,新增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其中中高端人才超过300人。重点是围绕赛力斯汽车导入安恒信息、布尔科技等优质资源,使汽车软件规模达到20亿元;充分发挥信创联盟效应,依托大学城宣教中心打造产业载体,信创软件规模达到15亿元;推动飞象星球、佳都科技、正大软件等重大项目投产放量,平台应用软件规模达到20亿元。
沙坪坝现已建成数字化车间24个、智能工厂8个。唐小平介绍,沙坪坝将深入实施“数改智转”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加快实施智能化改造,今年计划纳入工业技改项目30个,推动赛力斯“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和水泵厂装备大脑建设,引导园区外的工业企业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普及数字化装备,入园企业力争100%建成智能化车间或智能工厂。
“治理体系”转化为“体系治理”
以数字化推动整体智治
“沙坪坝区将以数字化推动工作体系重构、流程再造、机制重塑。”唐小平表示,通过数字化变革驱动“整体智治”,推进治理扁平化、能力现代化,着力破解“由下往上反映问题信号层层衰减”和“由上往下解决问题力度层层衰减”现象,推动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新型治理形态、治理模式,确保问题能看见、信息能触发、处置能见底。
沙坪坝区“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体系,是数字化重大应用在沙坪坝区集成落地的重要抓手。通过“141基层智治体系”健全了“网格吹哨、部门报到”问题闭环解决机制,构建“网格—镇街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区数字化城运和治理中心—区级部门”处置闭环,打通上下关节、畅通横向协同。系统投运以来,自下而上流转事件5.08万件,自上而下派发任务4.03万条,从“镇街小循环”向“区级大循环”迭代升级。目前已接入了三维实景地图和“智慧景区系统”,集成高空鹰眼、旅游监控、雪亮工程等摄像头742个,实时收集数据,运用智能算法,为指挥决策提供科学数据支撑,推动“治理体系”向“体系治理”加快转变。
沙坪坝区在推动数字重庆建设和应用上,聚焦全量目标,加快面上整体推进。全量梳理核心业务,精准定位核心业务299个、业务事项1.62万条;全量归集数字资源,编目数字化应用88个、物联感知数据2万余条,归集公共数据4278类、1354万条;全量采集“一标三实”,维护更新基础信息27.4万余条;深入谋划“一件事”,已通过市级业务主管部门备案8个,市级专题组备案3个。
“用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必须突出实战管用、基层好用、群众受用,不做‘样子货’,解决真问题,推动数字化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唐小平说。
(来源: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