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下的格尔木市大格勒乡共有四个村,每年8~10月,一望无际的枸杞地在昆仑大地繁华盛开,一片片红润的枸杞果实挂满枝头,这里是远近闻名的枸杞小镇。
早在十几年前,大格勒乡还是一个依靠种植油菜、青稞和马铃薯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要收入的纯农业村,2007年,大格勒乡打破传统种植模式,开始试验种植红枸杞。
厍光成今年52岁,种了半辈子庄稼,14年前开始种植枸杞。问起为什么开始种枸杞,厍光成的回答倒也直率:“政府政策好,乡里氛围好,刚开始种的时候枸杞苗是农牧局免费提供的,0.067公顷地还补助了500块钱,连着补助了两年。”
昆仑山下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一般3年时间才能挂果的枸杞,大格勒乡当年就能结出果子。政府高度重视,村民积极性高。3年的枸杞试种获得成功,大片大片的枸杞结出硕果,村民们尝到了甜头。随后几年,大格勒乡党委政府积极规划,历经10多年发展,大格勒乡的枸杞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2021年,我们的红枸杞干果0.067公顷产205公斤,红枸杞干果产量达5300余吨,农业生产总值达1.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达4.1万,以枸杞产业为主体的村集体经济达到160万元,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大格勒乡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巨海燕介绍道。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依靠枸杞,厍光成这些年收入翻了倍。“以前种小麦青稞,收入低。种枸杞后日子好了,现在买了房,家里电器应有尽有,也开上了小汽车!”厍光成笑着介绍:“家里一共种了1.87公顷,0.067公顷收入一万多元,一年到头我和媳妇可有得忙。”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近两年来,大格勒乡不断探索全新的枸杞种植经营模式。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让枸杞种植产销形成良性循环,枸杞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村民收入不断增加,全乡的变化翻天覆地。
枸杞产业的兴起,拉动了大格勒乡乃至格尔木市的就业,外省的人也慕名而来。采摘季期间单靠村民还不够,每年有许多来自省外的采摘工人也会来大格勒乡摘枸杞。巨海燕介绍:“采摘工从7月摘到国庆节,期间能摘三茬枸杞,去年大概来了4000名采摘工,工资发了四千多万。”
如今,枸杞已经成为大格勒乡一张亮眼的名片,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万。
“我们将继续擦亮这一名片,通过政策引导、推进枸杞观光采摘园区、游客接待中心建设和培育工程等加快杞红小镇建设。”巨海燕信心满满。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