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良蕾 见习记者 张希喆)5月6日,上海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召开“沪港重点领域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机制的研究”课题开题会暨调研座谈会。
据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常务副主任张浩亮介绍,本次课题调研将在把握现状、发现瓶颈的基础上,明确合作对象、聚焦合作领域、健全合作机制、夯实合作基础,探索更好惠及两地重点领域人才,共同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大局的合作共享、共同发展机制。课题组将通过文献研究、座谈访谈、调研考察等方法探讨课题调研重点,并将于9月下旬至10月完成调研报告。
座谈交流中,许涛、齐全胜、施荣恒、王云峰、卢华基、严浩、欧阳万里、姚珩、徐立、梁傲文等委员分别从不同领域围绕相关主题发言。委员们认为,人才是第一资源,应从人才培养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沪港高校合作办学,促进沪港人才有序流动,实现教育为经济赋能,为两地产业发展持续提供人才支撑;要聚焦科创人才和高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了解各城市与香港合作的相关政策,积极挖掘典型合作案例并总结成功经验,将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发展优势;充分发挥沪港两地多重优势,保留差异的同时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打造沪港人才认定互通,实现面向国际的人才增量。香港科技大学内地事务处处长施天艺、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汪怿、上海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倪外等就相关问题同与会委员作深入交流。
市政协港澳台侨委主任姚海说,上海和香港是国家具有特殊地位和辐射功能的两座中心城市。2023年是“沪港合作机制”建立20周年,建立沪港合作会议机制以来,两地经贸关系持续深化,人员交流日益密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他表示,今年,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将以课题调研为抓手,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城市战略使命,促进沪港两地整合各自优势,打造服务、交流、创新、展示的大平台,携手共建国际一流、辐射全球的高水平人才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