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董潇韩) 5月4日,上海市政协组织委员赴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展“构筑人才战略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重点提案办理专题活动,并围绕重点提案、沪港重点领域人才共引共育共享主题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市政协副主席张恩迪参加。
近年来,上海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人才高峰工程等一批引才聚才的政策,举全市之力协同推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强烈信号持续释放。但当前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也出现一些新的挑战,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已进入改革深水区和人才政策落实的“最后一百米”瓶颈期,吸引和招揽海外人才的载体平台和渠道亟需多元化加以纾解。会上,欧阳万里、陈贵两位委员分别介绍了《关于加强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工作的提案》《关于提升“海归职通车”职能助力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提案》两件提案的相关情况。
“面向国家需要,瞄准学科前沿,构建强基础、重交叉、求创新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充分认识创新研究的不确定性,宽容失败,保护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优化创新生态和人才成长环境。”“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上海先导产业,建设跨学科的知识复合和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推进香港知名高校在上海建立面向长三角的创新研究院等机构,鼓励沪港高校合作开展教育合作。”座谈会上,刘珉宇、陈乐等委员从不同的角度对“构筑人才战略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张恩迪指出,人才是引领驱动创新发展的关键动力。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不是一蹴而就、一日而成,需要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需要长久的服务保障,为人才引进、涵养和输出搭建一个对接世界、对接时代的平台。要充分发挥沪港两地独特优势和作用,以重点领域人才共同引进、共同培育、共同分享为着力点,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人才合作,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水平、国际竞争力,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会前,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展厅。据介绍,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在高层次人才引育方面探索实践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