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熊瑛 通讯员 王莉莎) 记者从安宁市相关部门了解到,安宁市从“软环境”和“硬设施”两方面着手,以制度创新提升服务能力,以政策保障撬动产业发展,以硬件建设积蓄发展动能,多举措打造全省最优营商环境,取得良好成效。
云南氟磷电子科技磷肥副产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签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云南天安化工年产50万吨磷酸铁及配套项目洽谈70天后即签约;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仅用60天实现签约,快速开工建设,成为安宁市招商引资洽谈时间最短、投资规模最大、落地开工最快的项目……
据介绍,今年以来,安宁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兵团作战方式、工业产业链“链长制”“5D”店小二服务和标准地供地制度,先后出台《安宁市关于打造千亿级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安宁市2022年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五条措施》《安宁市市场化招商奖励办法》《安宁市螳川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暂行)》等系列政策,吸引优质要素不断聚集。
目前,安宁工业园区实现路网全覆盖,建成15.42公里与成昆线相连的铁路专用线;建有1座工业水厂和3座污水处理厂,设计年供水能力达2.19亿立方米;拥有500千伏变电站等16座变电站枢纽,装机总量达2896千瓦;燃气主干管基本覆盖园区。
安宁市建立全省首家营商环境客服中心,将60余部热线整合为1个营商环境客服专线,实现一号咨询、预约、投诉监督服务,采用现场访评、电话回访、系统评价、接受投诉举报等形式,对全市营商环境工作满意度进行不断改进;建立“数字指挥舱”智慧政务服务系统,实时显示各项数据可视化指标,形成“汇、管、用、评”为一体的综合政务服务数据展示平台;制定《安宁市工业项目招商帮办服务手册》,设置专区、组成专班,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擦亮“朝前一步、主动服务、关口前移、主随客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