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

课程思政理念下“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路径研究

本文字数:2235

  黄诗琪 徐飞 谢淑贤

  设计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交叉性、创新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深入挖掘思政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能够将专业技术学习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创新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融合路径教学改革范式。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包装设计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广泛的知识层面适用于高校要求的思政教学,通过寻找思政与包装设计课程内容之间的有效结合点,在课程改革中探索并形成一套与专业实际需求、与行业市场人才需求相符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推广应用,让课程思政实践应用精神在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落实[1],比如黄美娜等人提出将课程组升级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学习兴趣出发,构建思政引导型课堂[2];刘怡泓认为要从包装设计课程的理论学习出发,结合具有“文化自信”教育意义的设计实践案例进行教学;韦晓丽提出想要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应当以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进行思政教育改革[3]。结合上述观点,本文从包装设计课程与思政融合的背景意义、教学目标、融合路径、教学受益范围、课程特色、课程创新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课程思政理念与人才培养及课程教学融为一体。

  (二)研究意义

  包装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类的重要专业课程,是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知识的经典课程,包装设计课程思政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能充分发挥“育人+育才”的双重作用。

  2.传统课堂教学目标单一,“课程思政”是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能有效缩短学生进入社会后的适应期和磨合期。

  3.“课程思政”是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抓手,可以督促专业课教师不断自我学习和提升。

  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及融合路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系统掌握包装设计的设计过程以及课程的基础知识,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的艺术价值,夯实学生的课程理论知识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使参与课程学习的同学能够独立设计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包装产品。

  3.素质目标:有助于培养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并且在创作中能体现文化自信、创新意识的高素质设计人才。

  (二)融合路径

  通过探究传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的思政融合路径,使传统文化作为高校艺术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具体路径可分为三部分:

  1.完善思政理念下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基于课程教学内容,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育人。

  2.以课程章节作为思政教育嵌入点,多维度夯实思政融合:通过多角度构建课程的思政嵌入点,推进课程建设,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课程章节内容作为思政嵌入途径。

  3.以翻转课堂丰富包装设计课程思政多元化教学方法。

  三、包装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受益范围

  (一)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目标

  结合包装设计课程的内容特点,将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教学研究过程中,从面向传统文化到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通过包装设计思政课程的实施,提升包装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二)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和丰富有趣的思政案例,并结合实践实操潜移默化地思政育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自觉遵守设计行业职业道德,提升教学效果。

  (三)强化课程思政学习成效

  鼓励学生将课堂成果转化为学科竞赛、实际项目成果,通过课程思政的改革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团结意识,通过课程教学中价值观的引领,彰显思政教育的学习成效,为后期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四、课程特色及创新点

  (一)课程特色

  本课程的思政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基础,通过课程安排分阶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解析,以多角度、多渠道、多维度的教学路径推进课程思政的能动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持续建设计划

  1.育人理念创新:本课程以思政教育元素为突破口,系统拓展思政元素的融合,实现由单一专业知识学习向综合素质提高、全面能力发展的专业学科教育转变。强化教学育人理念,潜心思考,将德育教育和人文价值引领贯穿始终,深入挖掘包装设计课程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

  2.教学模式创新:本课程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并将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以不同的实践创新教学夯实思政教育的融合。

  3.实践教育创新:为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有机衔接,本课程以包装设计课程大纲为基础,评价“教书与育人”“智育与德育”的教学效果,开展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课程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彰显立德树人成效。

  参考文献:

  [1]白芳.新文科背景下艺术类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以《造型基础》课程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22,13(09):87-89.

  [2]黄美娜,杨水文,董峰.无废城市背景下包装材料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J].绿色包装,2022,(07):37-41.

  [3]韦晓丽.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工业包装设计与应用”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2022,(17):10-12.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本文为2022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视阈下《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JXJG-22-2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重庆科技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地址 :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新闻热线 : 023-63658858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重庆科技报微博
重庆科技报公众号
重庆科技报理论 06课程思政理念下“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路径研究 黄诗琪 徐飞 谢淑贤2024-11-19 2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