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智飞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农耕时代的田园牧歌是多少城里人的童年记忆,又是多少游子回不去的故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传承农耕文化,结合现代文明要素,赋予农耕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不仅留住了那份乡愁,滋润人们的精神家园,还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
挖掘农耕文化的科学因素,建设传统农学知识体系。农耕文化包含了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农学知识体系,需要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升华。数千年来,劳动人民种五谷、养六畜、树桑麻,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农业技术、农业知识和农业哲学。古代农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记载的农业知识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科学性和发展性。例如关于施肥技术,南宋农书《陈旉农书》率先提出“粪药说”——“相视其土之性类,以所宜粪而粪之”提倡农田用肥应当视同常人用药一样准确,这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施肥技术,还为农田的可持续经营奠定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应当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体系与实验方法,对传统农学知识进行再解释、再加工与再利用,弘扬中华民族勇于探索与创造精神,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发扬农耕文化和谐共生的理念,为建设和美乡村助力。要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吸收农耕文化的哲学理念。农耕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顺天时、量地利,借助大自然的力量以求繁衍生息;农耕文化追求物种的多样性,不追求只谋求经济利益下的单一作物;农耕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界相通,人类与植物、动物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守护家园。一片天地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诗意乐园,也是人与其他生灵共处共生的有情宇宙。所以,建设和美乡村仍然要吸收借鉴农耕文化和谐共生的理念,追求四时之和、天地之和、邻里之和,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建设“稻花香里、干净整洁、生态协调、自然和谐”的美丽乡村。
汲取农耕文化的精神追求,滋养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农耕文化的核心精神追求是公、诚、仁、中、行。公是克己奉公之公。传统农业虽然以小农家庭生产为主,但是劳动过程中的交流、合作、互助,还有上交税赋、冬闲时兴修水利等,无不体现了劳动人民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诚是成己成物之诚。我国农民敬天爱土,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着农田家园,一片诚心日月可鉴。仁是立人达人之仁。从事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并非功名利禄,而是以有涯之生随无涯之知、以知行合一求天下太平。中是不偏不倚之中。农民继承着千百年来流传的技术、经验与生存之道,不极端,更不懒惰;处理纠纷时也是不偏不倚,在法理与人情之间谋求平衡。行是日新又新之行。不论农民日日在田间的辛勤耕耘,单看禾苗生长的日日变化,正是中国人实践与创新的反映。总之,农耕文化体现了中国人的努力、勤劳与实践精神。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人们容易陷入疲惫、焦虑与困惑,我们要汲取农耕文化的精神养分,传播农耕文化的恬淡、纯真、赤诚与深远,化解现代人的压力与茫然,滋润精神世界。
充分发挥耕读教育优势,培养知农爱农兴农人才。耕读教育是农耕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围炉夜话》有云:“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在传统社会“耕”与“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耕”是劳动实践,讲究按客观规律办事,顺应天时,为“读”提供物质基础与思索空间;“读”是文化学习,讲究量变引起质变的循序渐进,是“耕”的精神寄托与价值所在。晴耕雨读,诗书传家,培育了传统中国人温良醇厚的性格。如今,部分青少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强于口舌却弱于实践,开展耕读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我们应把耕读教育和现代教育理念融会贯通,活化利用。一是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培养对自然界的探索精神,增加对大自然的爱;二是劳动实践、自强不息,青少年通过体验农事艰辛与身体素质锻炼,感悟努力拼搏的意义;三是尊师敬友、孝敬父母,以仁爱宽容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四是勤俭持家、心怀感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让青少年珍惜粮食,敬佩中国农民,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此外,我们还要推动耕读教育与三全育人、思政教育及学科专业建设融合发展,形成综合性的教育方案,为“三农”事业赋能助力。
作者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22年度科研项目“基于古农书的中国传统稻作技术术语体系研究”(项目编号:YB202202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