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巴渝文学

烟雨边城

本文字数:1684

  □王成志 

  湘西边城神奇、壮美,令人心驰神往。而它的神奇魅力不仅在大文豪沈从文的笔下,在大画家黄永玉的画里,更在亿万游人的眼里和心里。

  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那是中学时期的往事了。故事中主人公翠翠与天保、傩送之间委婉凄美的爱情故事,缠绵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边城,就是湖南湘西花垣县茶峒镇,是一个能“一脚踏三省(重庆、湖南、贵州)”的古镇。

  我们在边城对岸的洪安古镇下车时,淅淅沥沥的雨点飘然而下,洒落在脸上、脖上,凉飕飕的,有点湿冷,但没人理会,仍然踩着湿漉漉的石板路,来到酉水河边,好奇地打望着河面上穿梭来往的游船、河对岸错落有致的茶峒古镇以及薄雾环绕、邈邈黛色的山。再往前一点,是“鸡鸣三省”的雄鸡雕塑,是一脚踏三省的界碑。大家欢声笑语、开心留影,没人在乎衣衫湿漉、没人在乎时间流逝。

  细雨中,踏着古街的青石板路,悠闲地这里看看,那里望望,生怕错过每一个景致,想要验证是不是像《边城》里写的那样神秘美丽、闲情逸致和优雅舒心。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的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篷船……贯穿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这是沈从文记忆中的边城,直到今天,我们在这里所看到的,依然还是如此引人入胜的景致。

  细雨中,远望着河中的翠翠岛和对岸茶峒古镇,我心生无尽感慨,这意境中的边城,只适合在细雨中慢慢阅读。

  冒着细雨,漫步古街,我们来到拉拉渡口。连接渡口的临河古街到处都是吊脚楼,鳞次栉比,高低错落,许多都是百年老房,房基墙高,石头垒砌而成,多为木质结构,楼门台基高,楼门开于高处,或许为了防洪涝,或许古代为了防匪防盗。

  这古街、古楼屡经岁月洗礼,沧桑而具年代感。被无数人踩得清幽发光的青石板,用其特有的语言诉说着悠悠古韵。行走在上面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充满节奏韵律。

  “一条溪,淌了千年,却冲不淡那一份幽柔的爱。一首曲,唱了千年,却道不尽那一段缠绵的情。”沈从文的《边城》原文还历历在目。

  一条酉水河,连接着湖南茶峒和重庆洪安两个古镇。千年古渡,又叫茶洪渡口,千百年来承运着湘黔渝边区过往行人客商及货物。

  傍晚时分,我们准备过渡时,雨点突然密集飘洒,游客四处奔闪躲雨,我们只好在河边一吊脚楼上避雨等船。在楼上远观近望湖南的茶峒边城,河边吊脚楼外一排排红灯笼被点亮,水中倒影点点,河面篷船穿梭,烟雨朦胧、远山如黛,夜色特别美丽,拉拉渡船在楼下与别的小船缓缓行驶,仿佛时光倒流,将边城小巧玲珑般的美丽和婉约,勾画得明丽美妙,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美景。

  登上木质渡船,船工摇动扳索工具,慢慢牵引渡船横渡。钢缆与拉船木头之间摩擦声音很特别,“吱呀”“吱呀”节奏感和划水声,美妙自然。

  早听说过湖南的“角角鱼”(重庆叫黄腊丁鱼),是非常鲜美的河鱼,肉嫩、骨软、无刺,味道细腻。我想,晚餐得去品尝一下。

  夜晚的茶峒很安静,这里进餐的最大特色菜就是“一口吃三省”,重庆的酸菜炒香了炖煮湖南的“角角鱼”,再掺进贵州的豆腐,这三样菜一锅乱炖,竟然香味扑鼻,丝滑爽口,配上格外浓郁、熏人陶然的当地纯白糯米酒,那味道,绝对难忘。此菜具有“一锅煮三省”韵味,蕴含贵州人对食材鲜味的追求、重庆人对麻的挚爱及湖南人对辣的执着,还能感知重庆人的热情、贵州人的纯朴、湘西人的豪爽。吃一口米豆腐,喝一口鲜鱼汤,再赶上这迷人的轻烟细雨天。美味配美景,人生能有几回尝,此行不尝,更待何年?

  吃罢晚餐,茶峒的雨竟然越下越大,我们没带雨具,只好在饭店的阁楼看雨、听雨、望景。人们说,喜欢听雨的人有一颗玻璃心,单纯,透明,没有尘埃,如雨珠一样纯情。

  茶峒的夏雨,细密、清凉,淡雅却不失端庄,多情却从不柔媚。我伫立阁楼前的木窗前。听雨声,听溪流声,听岛上翠翠的盼望与情深,听老黄狗低吠与哀伤。听,那雨珠滴在堤岸垂柳的欢心,跳跃在乌篷船上的喜悦,亲吻行人脸颊的激动与柔情。

  过了好久,雨停了,走出饭店的阁楼,放慢行进的脚步,沉浸于《边城》之中,凉意风中,多少都能感念到“等一城烟雨,渡一世情缘”的境遇和情怀。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重庆科技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地址 :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新闻热线 : 023-63658858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重庆科技报微博
重庆科技报公众号
重庆科技报巴渝文学 08烟雨边城 王成志2024-07-25 2 2024年07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