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文/图 记者 张晓庆)近年来,屏锦镇将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结合,充分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农作物“飞防”作业,全力保障粮食稳产丰收,让田间管理尽显“科技范儿”。
“一切准备就绪,可以起飞!”
“收到,收到,准备起飞。”
……
近日,屏锦镇四方村萝卜种植基地,伴随着一阵旋翼转动声,一架植保无人机在机手的操作下腾空而起,沿着基地匀速飞行。旋翼下的气流推动液体均匀散开,精准喷洒在萝卜苗上,为萝卜苗披上“防护衣”。
“萝卜出苗后,在3至4叶期时需要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免错过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四方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和平介绍,相较传统人工作业,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不仅喷洒均匀,也更科学安全,不会出现重复喷洒或者漏喷的现象,比人工作业更加高效、安全、环保、节省劳力。
据介绍,该萝卜种植基地占地面积130余亩,是四方村今年新发展的集体产业。“只有把萝卜管护好了,村集体、村民才有收入,才能激发村民抱团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王和平说,从2022年起,该村以村集体的名义先后引进收割机、犁田机、割草机、植保无人机等机械设备10余台,并采取对外租用的形式,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村民持续增收。
四方村只是屏锦镇推广农业机械化种植的缩影。近年来,该镇围绕壮大高效农业,立足补齐短板,坚持多措并举,加大特色、智能、绿色农业机械推广和应用技术普及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机械化、高效化,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该镇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67%,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记者手记
科技赋能 让农业生产更“智慧”
张晓庆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赋能。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梁平各乡镇(街道)大力培育“新农人”,用“新农具”让农业生产更“智慧”。
“飞防”作业不超过2小时、药物用量减少50%……在屏锦镇四方村萝卜种植基地,植保无人机有序开展“飞防”作业,不仅成为田间的主角,还成为助力村集体、村民增收的“好帮手”,这让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具象化”,有效提升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事实上,这样的“硬核实力”带给乡村的不仅是更高的作业效率,还是对“农技强、农民富”的憧憬,给农村、农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记者相信,只要结合实际,加大科技投入,用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就能在广袤的都梁大地上描绘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的喜人图景,就能让乡村产业走上绿色、生态、智慧、高效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