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张晓庆
经营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经营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今年以来,我区以击鼓催征的姿态积极挖掘经营主体增长潜力,在促增量、提质量、扩容量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高经营主体生存和发展能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1至9月,我区新登记经营主体5218户,新增注册资金超21亿元,超年度预期。截至目前,全区经营主体保有量81354户。
促增量
让经营主体多生优生
“我在网上提交了营业执照申报材料,前后不过1天时间,市场监管部门就完成审批并把营业执照免费寄给了我,不得不说现在开办企业真是方便高效。”近日,位于梁平高新区的重庆蛋满满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熊鸿英称赞道。
“我们坚持促进经营主体多生优生的原则,不断提高开办企业的便利度,助力经营主体活力充分释放。”区市场监管局注册和许可科相关负责人谭承沣介绍,今年以来,我区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审批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放宽门槛、简便流程、提升实效,持续优化开办企业“一网通办”“E企办”服务体系,打造零成本、零门槛、日办结的市场准入高效通道,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同时,我区不断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迭代升级窗口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推动建设行政审批服务群众满意窗口,统一申请规范、审查要点、窗口办理等服务标准,提升登记规范水平。
此外,我区持续推动解决“个转企”直接登记、集群注册等难点问题,降低制度成本,激发办事群众干事创业热情。
提质量
助经营主体“强筋壮骨”
市场有活力,发展才有动力。
为营造更加宽松开放的发展坏境,助力经营主体“强筋壮骨”,我区聚焦企业高质量发展所需所盼,从政策体系、服务质效等方面发力,纵深推进助企惠企服务,让经营主体充满活力往前走。
“今年以来,我们紧盯工作细节,通过走访调研、线上交流等形式,主动靠前服务,倾听企业发展诉求,了解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环节要素制约问题,今年我们累计收集到企业生产经营难题32个,目前已全部解决。”谭承沣说。
除“实打实”助企纾困,我区各级各部门还不断强化部门协作,做好惠企政策服务,构建“奖补+扶持+引导”的政策体系,从创新扶持、信贷贴息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支持;实施“凤还巢”工程,推进“小培强”工程,发展壮大经营主体。
值得一提的是,我区还聚焦促公平,强化执法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扩容量
拓经营主体发展空间
宽松包容的创业环境、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能有效拓展经营主体发展空间。
2022年落户梁平的重庆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梁平区时代城分公司,经营情况良好。今年,公司在区市场监管局的引导下还将进行“数字商超”建设,进一步助力连锁食品超市发展。
“‘数字商超’建设不仅是连锁食品超市监管变革,也是企业实现规范提升的重要行动。”区市场监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彭杰介绍。
依托“数字商超”创建,重庆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梁平区时代城分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优化,主要建设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和入场食品检测管理消费者在线投诉、意见与建议管理等软件,添置食品安全智能触摸查询一体机、AI远程自动识别摄像头、影像扫描仪器、标识标牌等硬件,着力打造连锁食品超市从进货到销售全链条数字化监管模式,进一步提升执法部门监管效能,助力企业发展。
重庆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梁平区时代城分公司的良性发展是我区不断拓展经营主体发展空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积极构建分型分类精准培育机制,将个体工商户按照分型标准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实施梯次化培育、差异化帮扶。经“成长型”和“发展型”个体工商户自主申报,符合分类标准的,分别标注为“知名”“特色”“优质”“新兴”类个体工商户,优先享受本地区在资金、培训、贷款、荣誉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示范性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