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记者 叶佳琦
今年的“双11”次卡,你抢了吗?据飞猪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24时,其“双11”累计售出超50万件“随心飞”和机票次卡,已超过去年“双11”全程。
不过,年年销售火爆的背后,机票次卡已成投诉重灾区。记者采访到,不少人因次卡感到精疲力尽:买不到的时候,天天掐点蹲守,恨手速太慢;买到以后,又要时不时刷票,看看有无自己心仪的日子;终于抢上了一张,却发现还不如直接买票来得划算。人们不禁质疑:机票次卡,到底是给出行者的实惠,还是商家的消费陷阱?
原本承诺可用日期
实际上无法预约
市民甘女士计划明年2月和家人一起去名古屋旅游,看到飞猪上日本航空双人次卡2月适用,她兴致勃勃地喊了家人一同抢购。
“10月24日10点是这款次卡的开售时间,我和我老公、父母掐着点购买,但商品一秒售罄,全家都没买到。”甘女士说,此后几天,该产品不定时补货,经过三天执着蹲守,最终她成功拿下了一张次卡。
本以为开放预约后,只要自己手速够快,就能“抢到”心仪的航班。谁知,11月1日14时,当甘女士再次准点兑换时,却发现可供选择的日期少之又少。
“明明宣传的不可使用日期是明年1月24日至1月31日,但实际上,1月14日至2月6日期间的航班都不能选。”她不满地表示,早知道次卡不能满足自己的出行时间,前几日根本不必苦苦蹲守。
由于航司放票时间的不确定性,不少人选择时不时刷一刷,看能否刷出心仪的航班。然而,直到11月8日,甘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都要刷上十余次票,但从来没有看到明年1月初、2月底及部分节假日的票。“如果规则是‘手慢无’也就罢了,事实上是航司从来没放票,这难道不是虚假宣传吗?”她气愤地说。
记者采访获悉,除了日航,还有购买了东航、南航、全日空次卡的市民都反映了类似问题。尽管商品标明了不可使用日期,但实际上,许多原本承诺可用的日期也无法预约。更有甚者,兑换页面里显示“可约”的日期,在兑换时也会反复提示“已约满”,让人空欢喜一场。
记者亲测发现,销量达到2.3万件的全日空次卡在兑换时总是显示失败。
成功兑换了票
却发现直接买更便宜
市民毛小姐近日购买了东航国际经济舱1000元的单人往返次卡,选择了“上海至冲绳”线路。
“开放预约后,我马上兑换了12月6日去、12月9日回的班次,补了823元的税。”本来还以为自己捡了便宜,谁料毛女士顺手一查,发现相同日期,上海往返冲绳的机票竟才1400元。她第一时间向飞猪提出拦截出票,但最终被告知拦截失败。“和客服协商,他们拒绝退还差价。哎,这个钱虽然不多,但是特别糟心,感觉自己被次卡套路了。”她郁闷地表示。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网友反映自己在飞猪上购买了售价为3340元的全日空双人次卡。买完第二天发现,就算是在飞猪上直接单独购买指定日期的机票,双人价格也不过3072,比使用次卡还要便宜200多元。
“在商家的营销下,人人都认为次卡更便宜。但很多时候,费尽心力抢来的次卡还不如直接购买划算。我觉得商家应该在人们购买前,就进行明确的提示,让大家更理性消费。”该网友表示。
“机会型产品”
不是免责声明
针对上述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记者联系了飞猪客服。对方仅表示,最终可约航班以航司实际执飞航班为准,因每个航班上配额有限,消费者可以实时关注下航班座位情况。如还是未能约到想要出行的日期航班,建议更换当日其它航班或其它日期航班。
在飞猪次卡销售界面有一段特别提示,声明该产品为机会型产品,会员购买产品后,服务由实际承运航空公司提供。不过,一句“机会型产品”就能成为商家的“免责声明”了吗?对此,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徐嘉怡指出,商家应明确产品规则的合理性和透明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徐嘉怡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因此,如果商家在宣传或者售卖‘随心飞’和机票次卡类产品过程中,使用了夸大或误导性的语言,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特性或购买条件产生误解;宣称产品具有某些优势或保证,但实际上这些优势并不存在或难以实现的,则商家的行为构成虚假宣传。”他表示。
徐嘉怡认为,对于商家而言,在宣传过程中应确保宣传内容与实际服务相符,告知消费者购买机票次卡的条件、限制以及可能的风险,确保消费者在充分了解产品信息的基础上做出购买决定,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容易引起误解的表述;同时,商家还可加强售后服务,及时响应并妥善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疑问,为消费者提供安心和放心的消费环境。
业内人士表示,包括随心飞、机票盲盒、次卡等在内,“先囤后约、不约可退”的权益机票凭借其高性价比、高灵活性的优势持续火爆,已成为一种新产品形态。然而,价格优惠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始终都存在,真正能让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一定还是更优质的旅游产品。除了要关注销量,还应关注次卡后续核销率,客户满意度等问题,减少误解和纠纷,从而推动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