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昨天,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迎来蛇年春季新学期开学首日,上海公安交警部门共出动4万余名民警、辅警、安保等投入首日护校工作。
校园安全从“头”开始,从全面推广共享头盔,到通过AI算法预判拥堵风险,再到上好“开学第一课”,上海公安交警部门与教委等相关职能部门一起,从严落实全市4000余个校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护航中小学及幼儿园有序开学。
“小朋友,坐电动自行车不仅大人要戴头盔,你也要戴哦!”上午7点30分,在上海市尚外外国语小学门口,虹口交警支队四大队民警正在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共享头盔的使用方法。记者看到,这里特别设置了一个小巧的爱心屋,用来作为共享头盔的放置点。除了存放有10顶共享头盔外,还有一次性雨衣和打气筒,可供骑行非机动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在遇到雨天或车胎漏气等情况时应急使用。
记者从市交警部门了解到,为保障学生乘坐电动自行车的安全,公安交警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学校门口推广“共享头盔”,为急需使用头盔的学生提供免费借用服务。目前已经覆盖全市2900余个校区校园,共计投放安全头盔2.2万余个,相关工作仍在进一步推进中。
在位于徐汇的上汇实验学校(罗香路校区),辖区交警部门使用AI算法护航开学路。
据悉,该小区共有学生近700名,涉及接送学生机动车辆200余辆。针对上汇实验学校罗香路校区周边道路狭窄、车流集中的特点,早高峰期间,徐汇交警通过AI算法预判拥堵风险,动态调整信号灯配时,在罗香路沿线两侧设置了临时停车带,引导送学车辆即停即走,尽量避免与途经的非机动车产生对冲。
此外,校方还优化了校门口的安全设施,增设“一米线”安全通道和升降防撞隔离桩,保障学生步行安全。截至昨天上午8时许,上汇实验学校罗香路校区学生全部顺利入校,周边道路未发生长时间拥堵或其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