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雷
父亲提及他曾经向城市管理部门反映的一件小事,没隔两天就得到解决。摆谈中,父亲满带兴奋,又有些疑惑。
父亲居住小区旁与公交车站相通的人行道是一段几十米长的断头路,路上满是杂草,影响行走,两三年都没人打理。过往行人不得不走在车来车往的公路上,有些危险与不便,特别是小孩和老人。后来,城市管理部门对人行道重新铺装,父亲满以为断头路会铺通。可是施工人员告诉他,只铺到断头的地方,未通的地方有绿化地,属于别的部门管理,他们不能擅自改变现状。
看着行人仍在车流中穿行,危险仍在身边,父亲心有不甘,与小区另外几个熟悉城市生活的老人,步行到了离家不远的城市管理部门。信访接待的同志告诉他们应该到区里反映。父亲回答不知道区里部门在哪儿,只知道市里部门在这儿,而且是管区里的,所以就来了。如果不相信反映的问题,还可以一道去现场查看,走路不过十来分钟。几个老同志一番话说完,工作人员跟随他们到了现场,当场表态一定要铺通,请他们留下联系电话。在场的人迟疑半晌,没人愿意,只有父亲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
当天下午,那位工作人员电话告知父亲,事情已经做了安排。第二天,父亲看见施工人员运来一车材料,半天时间铺好了那段路面。父亲与其他几位老人走在铺通的人行道上高兴地议论这件事,心里总觉得忘了一件事。父亲着急地从手机里找到之前联系他的那个电话,告诉对方路已经铺好,感谢他们那么麻利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对方态度客气,一直说“应该的应该的”。
父亲讲完之后,随口问我,这么一件小事,为什么那么长时间都没人去管。我一时不好回答。
父母长期生活在农村,左邻右舍互帮互助,有话直说,不窝心里。刚搬到我住的这个城市,觉得很难适应,走在路上见不着一个熟人。回到小区,隔壁邻居亦不说话。看上去大家总是很忙,总是目光怀疑,总是难得搭理他人。那段时间,我尽可能抽空陪他们聊天,叮嘱城市生活的注意事项。父母也不太把我的提醒当回事,稍微熟悉后帮人提提东西、接接小孩,只要是搭把手的事,尽可能答应,自得其乐地生活。
我只想对父亲说,我支持他对“小事”的态度。
我也遇到过一件小事。
某天清晨,上班出门往停车场,不远处有一人背对小区门口坐在路上,双手撑地,身体不停晃动。
从侧绕过,习惯性回头看了一眼,是一老人。
“同志,拉我一把。”老人开口喊道。
“我还以为你是坐在路边歇气。”
“不是,摔了,站不起来。”
“小事情,没问题。”
伸出手将老人拉起来。问了几句,无异样,看老人慢慢走回小区。我匆匆开车上班,到单位,才发现手掌有泥印。门口所见背影摇晃,是老人自己想试着站起来,手一直在地上摩擦,沾满了泥土。
(作者系重庆两江新区产城建设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