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新局 谋新篇

滇中新区聚力打造“五大新区”

  □ 本报记者 熊瑛 李桀 肖永琴

  2023年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园区规模和质量提升行动等,这些内容都与滇中新区发展息息相关。滇中新区将如何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如何找准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定位?怎样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当先锋、打头阵?

  新区要进一步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新区的新城发展要联动周边、融入国内、接轨国际,成为开放合作的高地……来自滇中新区的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们纷纷提出所思所想,为滇中新区在国家级新区发展中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出谋划策。滇中新区干部职工也聚焦政府工作报告各项部署要求展开热烈讨论,并结合新区实际谈今后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谋划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新区要努力成为全省经济增长引擎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我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第一年,科学谋划全年工作至关重要。”省人大代表、滇中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赵学锋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表示,报告系统谋划了我省未来五年工作目标,科学制定了2023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全面部署了今年各项重点工作,主题鲜明、路径清晰、鼓舞人心,凸显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鲜明导向,绘就了高质量发展切实可行的“实景图”,为新区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022年,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滇中新区持续精准发力,有力推动开发建设工作,实现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新区高质量发展正驶上‘快车道’。”赵学锋指出,新起点上,滇中新区立下了“努力成为云南省经济增长引擎”的高位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担当,更需要积极作为。下一步,结合贯彻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滇中新区将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一点一极两区”战略定位,深入贯彻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王宁书记关于“壮大园区经济”的工作要求,紧盯“六个春城”建设,持续开展“当好排头兵、争当先锋队”活动,聚焦产业提质、对外合作、新城建设、改革创新、民生改善“五大重点”,聚力打造实力新区、开放新区、美丽新区、活力新区、幸福新区“五大新区”,全力确保直管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高于昆明和全省平均水平,在昆明“六个排头兵”建设中当先锋、做表率,努力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动机”。

  “产业提质是新区发展中的首要任务。”赵学锋表示,滇中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产业强省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聚焦聚力招商引资,做精做强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创视界二期、先导新材料、洪泰智造、康乐卫士重组疫苗、北汽新能源汽车、裕能新能源等重大产业项目,全面构建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新区将确保落户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企500强不少于10户。

  “新区正处于管理体制改革的过渡期、开发建设的关键期。”赵学锋建议省级层面给予产业投资基金合作支持和财力保障支持。“在人代会还未结束时,省级有关部门就第一时间给予了及时回复,这不但体现了省级部门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彰显了省级层面对新区开发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更加坚定了我们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赵学锋说,作为新区人,必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奋力开创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挥优势将新区建设成为“发展沃土”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全面客观、实事求是,报告中全面展现了我省过去五年来的发展成就,这份‘答卷’令人倍感振奋和自豪;同时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一个个新举措、新目标,路径清晰,凸显了鲜明的发展导向。”省政协委员、滇中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段宏波说,滇中新区将进一步把报告部署落到实处,成为“发展沃土”,为云南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报告在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振兴园区经济等方面均有明确部署,段宏波说,目前,新区正在谋划推进“减油增化”工作,新能源产业项目也在加紧布局,旨在进一步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新区也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开展精准招商,不断推动产业向低碳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段宏波认为,滇中新区具有其他地区无法具备的两大优势。其一是区位优势:目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设项目业已启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而实施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有望成为“五小时航行圈覆盖30亿人”的超级机场。届时,昆明长水机场所处的滇中新区,将成为国内外企业发展的“最佳目的地”。其二是新区财政、审批等方面的政策优势:进一步把“最佳目的地”变成“发展沃土”,为云南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唱响实干主旋律 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

  滇中新区干部职工纷纷表示,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云南推进“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第一年,新区要抢抓发展机遇,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等重点工作落实,坚定不移把各项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到位。

  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倒逼进度,重点推进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先导昆明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康乐卫士重组疫苗临床及产业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全面打赢项目建设攻坚战。要抓好产业链招商,聚焦重点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定向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谋求产业协同发展,切实增强产品、企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要牢固树立“建新区即建新城”的理念,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交通、水生态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滇中科学城、临空先进制造业区、航空现代服务业区3大功能区开发建设。

  要在管理模式、融合发展、土地供应、招商引资、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产城融合、审批服务、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资金保障等方面大胆创新,积极构建适应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新区高质量发展活力。

  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升直管区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加强医疗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工作力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新区发展成果普惠于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瞭望台
   第03版:在滇中
   第04版:新镜头
报头
中关村电子城(昆明) 数字经济科技产业园开园
温情慰问暖人心 喜庆祥和过大年
打好人才强国“组合拳”
浓浓关爱暖人心
滇中新区聚力打造“五大新区”
新区企业接单忙
滇中新区总工会送温暖进万家
休刊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