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22日,国网上海建设咨询公司承建的逸仙路(三门路-大柏树)电力隧道工程1号工作井顺利完成底板浇筑,实现封底,标志着高风险的基坑开挖作业顺利完成,为后续盾构施工做好了充足准备。
逸仙路电力隧道全长1500米,隧道内径3.5米,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为2段盾构隧道及2座盾构井。该工程的建设是未来打通虹杨变电站与静安变电站的电力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提升上海市区的供电可靠性。
1号工作井为该工程盾构始发井,开挖深度达到35.37米,是上海现有电力隧道中开挖深度最深的基坑。该工作井位于逸仙路与政立路路口南侧道路红线内,基坑周围逸仙路高架、地铁3号线、货运线淞沪铁路、人行天桥环绕,其中淞沪铁路距基坑仅10.2米,如此复杂的周边环境,对施工建设带来了很大挑战。
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建设公司将周边环境特点融入精细化管理要求,牵头邀请专家对基坑施工方案进行评审。该基坑的地下连续墙深度达到了60米,需要承受地下承压水层的影响。为了最大程度控制对周边高架的变形要求,施工方案中在基坑外侧增设一圈隔水帷幕作为“保护层”,同时在隔水帷幕外侧逸仙路高架侧设置若干回灌井进行加压回灌,这些回灌井则充当了施工现场的“补水剂”,及时补充由于施工降水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减少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水的影响,控制关键建构筑物的沉降变形。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在基坑周边设置了构筑物监测及地下水位观测,自基坑开挖开始至底板浇筑完成,周边构筑物均处于报警值内,其中基坑西侧17米的逸仙路高架影响比报警值提升了54.8%的安全冗余,东侧10.2米的货运线淞沪铁路累计沉降仅为0.1毫米,地表沉降比预警值提升了82.8%安全冗余,实现了对周边环境微影响的目标,为后期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 吴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