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欣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是通过思政教学平台将不同学段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立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一体化的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潮,教育部门和各学段教师都需立足学生发展规律与成长需求,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路径,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筑牢思想根基。
一、内容一体化
内容是思政课的“灵魂”所在,优质的教学内容能够起到启迪学生心智、引导学生成长、培育学生思想品格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中,教育部门应主动加强思政教育内容的一体化建设。首先,加强对不同学段思政教材的整合。组建专业教师团队统一编写教材,确保不同学段的思政教材能够紧密衔接,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结构特点。其次,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教育部门应组建专业的调研团队,深入了解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发展规律以及思政学习需求,并汇总成分析报告,以供编写人员参考。特别需注重将新时代社会发展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融入教材,通过鲜活案例增强教材的时代性与感染力。
二、师资力量一体化
师资力量是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重要保障。一是教育部门要积极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不仅要促进同年级、同学段之间教师的沟通交流,还应搭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纵向思政交流平台,促使思政教师能够在统一的思想领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发展。二是教育部门、学校还应积极开展丰富的线下思政教学活动。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打造“思政示范课”的形式,邀请同校、异校的思政教师到校听课、讲学,促使其互相分享教学经验,以提升思政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三是教育部门组织统一的思政教师培训会,邀请名校教师、思政教学专家授课,鼓励各个学段的教师积极参与,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促使其深入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四是学校整合各学段教学资源,如教材、电子课件、课后习题等便于教师合理使用,促进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三、教学评价一体化
教学评价是保障思政教育质量的最终环节。首先,针对不同的年级、学段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深入实践到各学校、班级之中。其次,在评价方式上,可构建考试、作业、课堂作业、实践项目等评价体系,这样不仅可以全方位反映学生在不同学段之间的思政学习情况,还能为其他教师提供有效参考,制订有针对性的思政教学计划。再次,在评价主体方面,教育部门应引导各学段的思政教师构建由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主体等共同参与的思政评价体系,确保思政教育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最后,在评价内容方面,教育部门可结合思政教育的要求,明确思想价值观念、精神品质、文化素养、政治意识等内容,保证思政教育评价在不同学段的连贯和衔接。
四、总结
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教育部门应积极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平台,促使大、中、小学实现教育互通,以思政内容、师资力量、评价体系三个方面为切入点,逐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一体化建设,共同保障思政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各个学段教师也应积极响应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号召,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升教学能力、深化思政教学改革,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