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现场。 赵懿玺 摄
2月14日,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市供销合作社2024年的工作成效,并发布了2025年重点工作规划。
作为服务“三农”的合作经济组织,近年来,市供销合作社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电商等领域积极发挥职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为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2024年,市供销合作社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一等奖,位列全国第七、西部第一,实现了全国新进位;市7个集体和1名个人分别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集体先进、劳动模范称号。
“2024年,市供销合作社在深化综合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重点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市供销合作社将持续强化机制创新,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聚焦主业抓牢重点工作,持续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台,推动重庆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李洪义在会上表示。
纵深推进“三位一体”改革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关键之年。李洪义表示,2025年将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大力实施“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提高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质量和服务能力,扎实推进“三位一体”改革。
同时,2025年,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实施“八个一批”改革举措,重点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计划到2025年,组建300个区域(产业)农合联,发展1.2万家会员单位,形成市、区县、乡镇三级联动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培育服务主体等举措提升服务效能,同步开展100个“三位一体”改革试点,形成可复制的改革经验。政策保障方面将建立配套支撑体系,确保改革有序推进。
构建三级服务网络体系
2025年,市供销合作社还将通过整合资源、市场化运作模式,着力升级市、区县、乡镇三级为农服务中心。
2025年计划新建39个乡镇为农服务中心,总量突破200个,并制定分级服务清单实现精准对接。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将深化“邮运通”整合,年内培育40个星级服务社,推动服务标准化建设。该体系将有效支撑农业生产、流通及信用服务,助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打造数字供销新生态
涉农数据、服务数据、管理数据、市场主体信用数据等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应用,是实现“数字供销”助推产供销一体化的关键。
“2025年,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将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一件事’为切口,围绕‘三位一体’改革,打造产业链互通、服务链协同的数字化为农服务平台,加快农事服务‘一张网’建设,推动数字技术更好嵌入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市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冯毅梅表示。
2025年,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在全市农业农村领域全面推广“村村旺农服通”数字化平台,构建农事服务“一网通办”体系。具体表现为,在区县为农服务中心推广应用“江渝快记”财税平台,推动形成财务代账、信用评级、贷款、担保、贴息一体化信用服务机制;重点推进AI庄稼医院建设,通过训练智能诊断模型为农户提供病虫害识别、农技指导等精准服务,完成模型训练后向全市推广。2025年,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将实现服务响应效率提升30%以上,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服务体系。
推动社有企业转型升级
2025年,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将聚焦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再生资源三大主业培育龙头企业,推动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在再生资源领域重点构建三级回收网络,拓展新能源汽车电池、光伏组件等“新三样”回收拆解业务。计划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报废汽车拆解、金属再利用等深加工能力,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至85%以上。同时强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服务。
李洪义表示,2025年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将牢牢把握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有效推动全市供销合作社工作保持西部领先、实现全国进位,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力量。
(方向 张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