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歆)2月19日,2025年重庆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2024年全市科技工作,系统谋划了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4年,重庆市加快推进“416”科技创新布局,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预计2.6%、提高0.12个百分点,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6年保持西部第1、居全国第7;全国重点实验室增至11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92家、新增科技型企业11296家,分别增长15.98%和19.3%;新建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8个,联合实施技术攻关项目97项。
记者了解到,2025年,重庆将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目标,紧扣“416”科技创新布局总任务,以强化支撑“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导引,打造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力争2025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2.73%以上,基础研究投入占比7%,研发人员超过26万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件。
如何实现以上目标?2025年,重庆将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抓全局,推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取得新成效。在“416”科技创新布局、重庆实验室建设、明月湖科创园建设等方面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召开2025年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举办“十四五”科技创新成果展等系列活动,迭代升级科技创新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
抓谋划,推动科技创新整体布局打开新局面。我市将研究制定《重庆市进一步推进“416”科技创新布局行动计划(2025—2027年)》,大力引育支撑未来发展的前沿科技人才及团队,突出重点项目、团队大力支持。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建设成渝(金凤)综合性科学中心,深化大学城科学城“两城”融合等。
抓关键,推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我市将全力打造四大重庆实验室,积极谋划和争取国家“两重”项目。在人工智能、元宇宙、具身智能、生物制造等新领域新方向布局建设一批市级科技平台。打造“科技+产业”创新综合体,全面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
抓改革,推动市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实现新提升。我市将以“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撑体系”标志性改革为引领,谋划重点平台、项目和重大任务,推进重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实施科技人才服务优化提升行动,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构建科技奖励梯度培育机制,完善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措施等。
抓党建,推动科技系统政治力组织力见到新气象。我市将高质量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规范科技行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加强“清廉机关”建设,打造科技系统廉洁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