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村坝博物馆——

探访“运河之心” 领略水利传奇

泰山晚报 2024年05月21日

游客参观戴村坝博物馆。

戴村坝博物馆(航拍)。

戴村坝镇水兽(明)。

坝体上的石块与石块之间用铁扣相连。

  本报记者 张芮 文 陈阳 图

  戴村坝是大汶河上的重要水利工程,每年七八月,汶水水量激增,戴村坝激流飞瀑,“戴坝虎啸”景象颇为壮观。

  位于东平县戴村坝景区的戴村坝博物馆,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汶水河畔,将运河文化和戴村坝历史生动展现在人们面前。

  博物馆展现东平境内运河文化

  在戴村坝博物馆入口处矗立着一座铜雕,正是戴村坝工程总设计师、明代杰出的农民水利专家白英。“白英提出了‘引汶济运’的建议,让大运河得以畅通。戴村坝的修建历史要追溯到明朝,为了纪念他,明成祖朱棣下诏在北坝头建设了白公祠,人们还尊称他为‘永济神’和‘功漕神’。”戴村坝博物馆讲解员刘启芳说。

  走进戴村坝博物馆,一幅运河画卷映入眼帘,生动地展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壮丽景象。刘启芳介绍,戴村坝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展品300余件,由序厅、运河之心、戴坝修筑、科学治水、运兴东平及3D影院组成,每个展区都充满了浓厚的运河文化氛围。跟随刘启芳的引导,记者来到了“运河之心”展区,这里详细展示了戴村坝作为京杭大运河心脏工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戴村坝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是水利史上的一座丰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对黄河和东平湖的河势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秉承古今对话、天人对话、动静对话的设计理念,戴村坝博物馆通过文物、模型、图片等多种形式,辅助以声、光、电现代科技手段,展示运河文化和戴村坝历史。

  “可以说,戴村坝博物馆是展示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水工文化和东平文旅的一个重要窗口,也集中展示了运河东平段,特别是戴村坝的功能作用和历史价值。”刘启芳说。

  文物和展品见证古代水利智慧

  体态雄浑,身上龙鳞密布,尽显威严之势……戴村坝博物馆内,展出着一造型“呆萌”的展品——戴村坝镇水兽。

  “细看之下,可以看到它的肚子非常大。它是根据中国古代传说龙的第六个儿子——霸下演变而来的。据传,霸下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本领,便是‘口阔腹大能容水’。”刘启芳在这一展品前说道,传说丰水期时镇水兽能把多余的水吞到腹中,枯水期时再把水还复到大汶河中。以兽治水,以兽顺水,寄予了人们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一系列文物和展品见证着古代水利的智慧。馆内展柜中还存放了部分大运河沿岸出土的历史文物,其中既有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一旁还有与戴村坝修筑有关的铁锔、铁角、铁扣等工具,诉说着古代劳动人民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这两根看似普通的木桩,在水中浸泡了600多年,至今仍未腐烂。”刘启芳以展柜中的两根木桩为例展开讲解,展柜中的木桩曾是安插于戴村坝坝底数以万计木桩之中的两根,木桩底部安装了锥形的铁角。木桩在坝底为何至今仍没有腐烂?这取决于当时人们处理木桩的特殊方法——皮烧炭化处理。

  “这一处理方式是对木桩表皮进行烧烤,使木桩表面具有一层很薄的炭化层,从而具有防水、防潮、防腐等优点,数以万计的木桩都要经过这样的处理。”刘启芳说,这种方式保证了戴村坝整体架构的稳定,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惊世智慧。

  场景还原展示戴村坝重要作用

  戴村坝博物馆中,各展区都具有不同的历史价值。其中,“戴坝修筑”展区不仅展示了戴村坝的修筑历程,还通过模型、图片等形式,全面呈现了戴村坝的历史和设计思想。

  步入这一展区,戴村坝修筑时的复原场景映入眼帘:工人在河坝上忙碌,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号子声、捶打声。“戴村坝的修筑过程大致分为3步,首先要使用木桩在沙滩的基础上筑坝,木桩之间的缝隙非常紧密,并且要用黏土来填充和灌注,木桩的上层用多层大块条石和一层厚重的面石加以垒砌。”刘启芳说,为了防止石块从坝体上滑落,工人在修筑时使用了多种铁器加以固定。石缝之间,还用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黏合剂加固,从而保证了戴村坝历经600多年,依然岿然不动。

  戴村坝的主石坝分为滚水坝、乱石坝、玲珑坝。刘启芳介绍,滚水坝比乱石坝高10厘米,玲珑坝比乱石坝高30厘米,形成两边不对称低凹而中间下凹状,可形成三坝分级漫水,随着大汶河水位的升降,调储汶水水量,确保大坝安然无恙。

  戴村坝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戴村坝博物馆位于戴村坝景区,市民游客购买戴村坝景区门票后可前往戴村坝博物馆参观。戴村坝博物馆全年开放,夏季开放时间为8时至17时30分,冬季开放时间为8时至17时。

  戴村坝博物馆不仅是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如今,戴村坝博物馆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人们在这里领略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着古代水利工程的卓越成就。